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摩托车一点也不省油?
有这个疑问的原因是,一般125cc的摩托车油耗,在2L-3L左右,如果稍微大一点点的排量,油耗可能就会在3L-4L左右。
过去的燃油车时代,入门一点的汽车,比如说,日常驾驶的油耗在6L左右,混动的卡罗拉油耗在4L多点。
新能源时代,一些混动车型的油耗也都能做到4L以内,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没啥门槛”的技术。
和这些车型相比,摩托车的油耗显然不是那么的经济,虽然绝对数值要比汽车低,但从摩托车只有100多cc的排量,100多kg的重量来看,油耗3L的确和省油是挂不上钩的。
为什么?其实理由是多方面的。
1、摩托车发动机的热效率非常低。
目前汽车的发动机热效率基本上都能做到38%以上,混动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可以做到40%,热效率这个数据,越高,意味着越多的汽油会被转化成动能。
相比于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摩托车的热效率很难超过30%,一般摩托车发动机的热效率基本上都在28%左右。
热效率低,就意味着汽油浪费就会更严重。
2、摩托车是高转速机器,且基本上不跑长途。
摩托车发动机的转速基本上都在3000转以上,转速相对更高,而且和汽车经常跑高速、快速路相比,摩托车更多的使用场景是在慢速路、市区。
所以起起停停的工况会更多,这会增大能量源的浪费。
转速高、热效率低、频繁走走停停,摩托车的油耗自然就不会低,相比于目前越来越低油耗的汽车,自然就显得非常费油。
那么为什么不把热效率提升一些呢,这很难吗?
并不难,目前的内燃机工业非常成熟,想要设计出省油、高热效率的摩托车发动机难度不大,但问题是,成本会大大增加,用户是否会接受。
国内热销的摩托车价格都在1万元以内,购买经济性非常重要。
本身摩托车的使用强度就不高,相对油耗虽然不低,但绝对油耗一定是非常省的。一般用户每年可能只骑4000公里。
100公里油耗3L,那么一台摩托车一年的油耗也就120L,一年成本700元。
如果费尽心思把摩托车的油耗从3L降到2L,降幅在33%左右,但设计、制作、销售成本却有明显的提升,用户的购买意愿就会降低。
这些难度,主要是因为摩托车体积小,无法塞进去更高效率的变速机构、水冷系统、直喷系统等,所以目前摩托车基本上都是气道喷射、风冷系统、低效率换挡系统,这些技术说明其无法做到省油。
之所以目前还在销售,而且每年数量不少,核心点真的只有一个。
这些技术虽然不先进,但胜在可靠、稳定、耐用上,而且维修方面,不需要太复杂的维修逻辑,关键是购买价格非常低,所以还会有很多人选择。
至于油耗高,那也不是绝对的,毕竟100公里3L左右的油耗,也就20块钱左右的成本,还是有很多人能消费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