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比上月有所放缓。这一消息引发挺多人的关心,毕竟宏观经济发展走势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
对于这些担忧,国家统计局相关发言人表示:部分指标放缓只是月度之间的正常波动,从整体大势来看还是向好的。
对于这一结论,最明显的一个佐证就是国内需求的继续扩大。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2.5%,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8%和5.7%。
国内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在房地产市场也有同样的反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浮动不大。从新建商品住宅看,7月份北京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从二手住宅看,7月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8%。
从公众的关注度也可以看出,大家还是非常在意宏观经济是否会对自身带来影响。除了关心宏观经济各方面指数外,也关心有什么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这也算是未雨绸缪。
说到资产保值增值,应该说,房产投资依旧是抗风险能力最强、最稳健的一种投资方式,而这其中又以豪宅为最。
不过豪宅投资是有很多门道的,如何做到真正保值增值呢?
稀缺+平层,值得入手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对于豪宅来说,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保值,如果预算充足,还是要买稀缺的房产。
比如在北京,若以血统论,北京豪宅公认的最纯正高贵血统有三个,分别是:西贵云集的西山别墅板块、时髦的中央别墅区以及紫禁城周边的内城豪宅。
三者之中,如果说西山别墅板块还有二手房放出,中央别墅区还有新房在售,那么第三类紫禁城周边内城豪宅一年也不一定有多少套售出,肯定是出一套少一套,当属最为稀缺。
如果这样的稀缺豪宅还是大平层,确实就是极品、孤品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对于北京紫禁城这样的稀缺位置,只有平层大宅才有机会建在周围,而不与周围的历史文化景观违和。
其次,平层大宅因为是大面宽、全景观,所以在户型创新和空间布局上可发挥的空间更大,可以诠释设计师和房屋主人更多的设计理念。
最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更强,很多人希望能够跟老人住在一起。大平层独有的全套房设计,既能为每位居者营造独立的生活空间,兼顾生活私密性,又能在各区域间保持良好的交融性与连通性,便于家人沟通交流,非常适合夫妻、老人、小孩三代人居住。
说起稀缺和平层布局兼具,霞公府是最佳选择。霞公府往西900米就是紫禁城的东华门,往东紧邻有七百年历史的王府井大街,往南与北京饭店相邻。既有皇家气派,又具历史和文化底蕴。
霞公府是典型的平层大宅,户型在三居至四居,只有74席,主力户型面积在430平米至590平米之间。试问所处紫禁城周边的4、500平米平层大宅,北京城内能有多少?
历史文化,底蕴浓郁
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傲视群雄”,霞公府还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霞公府身处故宫周边核心地段,它位于北京饭店北侧,东望王府井大街,南至霞公府街,西接晨光街,北邻大纱帽胡同。从名称由来看,霞公府街,清光绪时称理藩院后胡同,清宣统年间,理藩院后胡同改名为霞公府街,此“霞公”便是爱新觉罗•载霞,他是康熙第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禑之后。新中国成立后,霞公府街15号曾是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所在地,老舍、赵树理、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侯宝林等许多文艺界名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而从霞公府周边的街道、公园和文物古建来看,也都具备极高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抛开故宫、景山不提,仅仅是南北长街和南池子大街上类似皇史宬这样的文物古建,就有多处。
如果说别人的皇家气派要靠建筑、园林、装潢去赋予,霞公府的皇家气派就仅凭一点——紧邻紫禁城。在这样的皇极之地,将会侵染多少的尊贵之气。
关于霞公府
霞公府是建造在北京紫禁城旁的顶级人文宅邸,位于北京饭店北侧,东望王府井大街,南至霞公府街,西接晨光街,北邻大纱帽胡同。
霞公府由南、北两栋7层板楼围合成一片意境园林,每单元三梯两户,独创440-590平方米空间,其建筑规划由实力雄厚的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完成,室内设计邀请了著名的“新装饰主义”领军人邱德光先生主持。
霞公府旨在为巅峰人士提供在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区域的顶级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构建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顶级生活品质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