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南之后,又一地方宣布将全面落实现房销售。
5月13日,河南信阳市住建局官网显示,为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抓好房地产市场化风险、去库存、控增量工作,信阳市住建局起草了《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现将该工作措施面向社会公示,公开征集意见。公示时间为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15日。
该文件中最引发关注的便是,“文件印发后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据此,信阳将成为今年首个全面落地现房销售模式的城市。
不过,据记者了解,因该举措尚处于公示阶段,还在收集各方面反馈意见,后续内容可能会作出调整。
此事件引发了现房销售模式能否全面推行的大讨论。据记者多方采访了解,现房销售制度将有力有序推进,这是大趋势,但并不意味全国“一刀切”地立即取消预售制。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期房与现房并存的时代。
“信阳发布这个政策的时间点,正好是彭博社报道中国要全国推行现房销售的新闻之后,加剧了市场上的恐慌,我了解到某省的一些计划跟进,不是说现房销售不好,而是要做好分段推进和支持政策的安排。”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人士表示。他建议,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任何收紧性政策要做好引导,提前创造有利条件。
多城试点现房销售
根据信阳市住建局起草的文件,严控预售许可条件,严格预售资金缴存,严格实行项目开发公司制。
按照“新老有别”原则,对于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在“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或“工程进度达到设计形象进度的二分之一以上”时,可申报商品房预售许可。文件印发后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需施工进度达到主体封顶方可申报预售许可。文件印发后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则一律实行现房销售。
“新老有别”的原则,也给市场传达出积极明确的信号,不至于引起市场预期的混乱。
关于推进现房模式并非近期思考,而是去年底以来的系统谋划。去年底,河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提出,全方位提振住房消费,取消商品住房限制政策,鼓励开展现房销售。作为河南省辖地级市,信阳为何成为今年首个落实现房销售制度的城市?
“河南房地产市场差异较大,有些城市不是现房基本卖不掉,一些开发商的项目也是封顶以后才开售的。”河南当地一位房地产从业人士称。
当前,信阳楼市仍处于调整阶段,商品房去库存压力较大,土地市场表现亦不理想。根据中指院数据,今年1~4月,信阳市本级仅成交1宗涉宅用地,处在近年同期低位。同时在较弱的市场表现下,当前信阳市场中已有不少项目实质上处于现房销售状态。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现房销售政策的推出对于信阳短期房地产市场影响或较小。现房销售将对购房者、房企、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在库存量大的地区推进,也符合中央“严控增量”的要求。
在此之前,全国多地积极探索推行现房销售。海南在2020年3月后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宅均已实行现房销售,至今已落地超5年时间,是首个全面落实现房销售的省份。
据中指院不完全监测,2022年末以来,全国超30个省(市)出台现房销售相关政策。比如,合肥、郑州、长沙等地明确部分项目进行现房销售试点;荆门是湖北省内唯一试点现房销售的城市,今年4月该市首批试点项目中的一个项目入市,商铺售罄住宅签约超8成。
一线城市中,上海自2024年7月起开始试点“现售为主、预售为辅”的模式,规定新获批项目必须达到主体结构封顶才能销售,较此前“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标准明显提高。上海市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试点半年来,上海新增商品房项目中现房销售比例已从之前的7%上升到26%,市场反应总体平稳。这些城市的做法被视为全国性预售制改革的“试验田”。
配套政策要先立先行